石斛蘭是複莖類著生蘭,本屬屬名(Dendrobium)是由希臘文dendron(樹)與bios(生長)二字所構成,是根據本屬蘭花著生於樹上而命名的。本屬的種類超過2,000種,分佈於東南、印度、喜馬拉雅,一直延伸北到日本,南到澳洲、紐西蘭,東到大溪地等廣大區域,包括許多美麗的種類,且它的型態與特性非常富有變化。本屬蘭類生性強健、耐旱,且適應性強,也是初學養蘭者不錯的選擇。
關於石斛蘭名稱的由來,相信很多人都好奇,其實石斛最早的利用是中藥界,南北朝時陶弘景校訂神農本草經,是現今所知最早的記載。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,石斛其莖狀如金釵之骨,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稱,今蜀人栽之呼為金釵花。可知早在明朝除了慣例的採集外,已有粗略的栽培,只是用途並非純為觀賞,而是一種活體藥草植物的就近蒐集倉存,不見得是要看花,而且看古所謂石斛的這些藥材植物並非侷限某一品種,而是數種的細長黃灰色或黑色、棕色硬莖,且小花徑品種的石斛原生品。如:白花石斛(Den. moniliforme)、鐵皮石斛(Den. huoshan)、霍山石斛(Den. huoshan)、重唇石斛(Den. hercoglossum)、報春石斛(Den. primulinum及loddigesii)、金草(chryseum)及細葉石斛(hancockii)等,因莖中含有石斛鹼,是項名貴藥材。據說有解表、清熱、潤肺、潤喉、驅毒、疏風、消炎、強筋壯骨等功效,也是參茸補品等強壯藥類的藥佐。
至於為何會有「斛」字的聨想,因缘於它的花的形狀,因左右兩片側萼攏成一個下巴的形狀,稱為頦,這頦是石斛蘭最大的共同特徵。石斛是非常大的一個屬類,包括許許多多的近緣屬,是個原種總數超過二千種的大家族。植株的大小、型態,花的顏色、大小、形狀、性狀等,各自千奇百怪,是追求蒐集品系疪好者的大樂園。
喜歡蘭花的人都知道,石斛蘭通常被分為春、秋二大類,顧名思義,春石斛是在春天開花,而秋石斛則在秋天開花;除此之外尚為數甚多的原生種石斛蘭。
市面上的石斛交配種多得不勝枚舉,栽培上很簡單容易開花。整體來講,石斛蘭的栽培材料使用蛇木屑加些建築碎石,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,避開中午大太陽 (遮陰前後二個小時)。春天到秋天的時刻,每天或隔天澆澆水,冬天天冷,大概是一兩個星期澆澆水就可以。如果想施肥,可以買顆粒狀的化學肥料,放個 5-10顆就可以,或者買液體化學肥,平均每個月使用千分之一的濃度噴一噴。大部分的石斛蘭都會在冬天時落葉,原則上種了兩年的蘭花,都是在春天時換換新的介質,避免介質過久產生腐敗酸化;同時換換盆也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旺盛,更能夠刺激開花。